差旅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支出较大的类别,项目管理上都会面临多少挑战?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?希望大家能在下面的文字中找到一些答案。
以下2014年调研数据来自专业机构JF Pearson。在调研数据中,71.68%的外资企业年差旅花费在2亿5千万以下,主要为机票、酒店以及其他差旅费用,这部分费用的管理者通常为公司采购部或行政部,且70%的企业都有内部严格的差旅政策和审批报销系统。背靠大树好乘凉,这么巨大的花费,让采购部腰杆直了,说话声音大了,但是不是采购从此所向披靡了呢?我们来看看其中的机遇与挑战。
机票和酒店,这两个差旅最频繁使用的资源,怎么管好呢?
对于近70%的受访者反馈公司有固定的协议航空公司和酒店,而且差旅政策规定是优先选择这类资源。但请注意这里的措辞,是优先选择,即,Prefer, not mandatory。
机票:倡导提前预定或者预定低价机票,目的是最大限度节约费用。
通常是通过一家差旅服务商预定,采购与服务商签订服务收费标准,有时候也会与航空公司签订三方协议,以确保能拿到更优质的价格。
酒店:建议选择协议酒店。
通常采购部在签订这些酒店之前,是根据上年的花费(酒店间夜量)谈定一个协议价格,按理来讲,员工不需要再在出差前费力查找符合差旅政策价格的酒店,只需要在名单里选其一(频繁差旅城市不会只有一家酒店选择),唯一要做的是按照名单预定即可。
与固定的差旅服务商合作也是解决方案之一
近半数企业都有至少1家固定的差旅服务商。对于外资企业而言,他们更愿意选择与之匹配的外资背景的差旅供应商合作。受访者还列举了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和要求,看完下面这幅图,有没有觉得做供应商也是蛮不易的。
按理来讲,采购为公司找到了合适的资源,高标准严要求,收费标准恨不得计较到一分一厘,能非常明确地看到费用节省的空间。如果一切按照预想的方式进行,那么到年底时会达成多么客观的Saving呀!
困难来了:你的要求别人做不到!
大多数采购认为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难以统一的员工预定习惯。例如:预定审批流程太繁琐、难以提前确定的差旅日程、低折扣票退改签的限制、排斥使用信用卡预订、协议酒店离办事的地方太远,等等等等。
公司内部的间接采购,通常都会收到这样的指令,即:无论怎么管理都不能影响正常的business。因此,当用户把这个免死金牌掏出来的时候,我们可能连自己说话的声音都听不到了。当例外情况的比例越来越高时,Saving没了,领导还会Challenge采购的流程控制不严。如果采取黑名单和白名单,那无异于得罪更多用户。采购一方面要求供应商:NO PO NO TICKET, NO PO NO PAYMENT。但另一方面又要纠结于如何能让内部用户更加buy-in。
未来怎么解决这些困难?
1.坚信习惯的形成需要时间,但一定会养成的。
习惯和观念是很难被改变的,但是,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所有的企业管理者虽然会强调业务为先,但没有一个老板会愿意看到员工以此为借口大手大脚花钱。这也是为什么需要间接采购部门的原因之一。当用户看到其他行业采用同样的管理方式;最终感受到了便捷;老板看到了实际的费用节省金额,这些都是成功管理的证明。
2.新兴技术的应用
随着移动应用的发展与普及,这种方式在差旅管理中也开始实施。这类应用程序中,用户关注的功能如下图,其中数查询预订功能为最重要:
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大家的生活,线上带来的便利也能大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,操作流程与数据抓取更加简单而透明。
这些解决方案都是辅助手段,真正实现是离不开间接采购部门的工作,是体现在日常的服务与无数次的沟通中。就服务而言,采购是一个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工作,既然不能做到周全,那就要抓住核心目标,成本控制、内部管理、流程监管等等,随便列举几个职能都是公司任何其他部门不可能独立做到的,这也正是间接采购的价值所在。